弘扬传统文化美德 , 奠定诚信品德之基
当前位置:首页 > 诚信文化

慧监管 不见面 强诚信 开封多举措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来源:中宏网河南时间:2021-01-27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按照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智慧高效的原则,从积极提升交易服务水平,完善交易监管机制方面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市场创造力。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开封市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模式,开展“不见面”网上开评标,有力助推了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

慧监管:依托大数据赋能智慧监管,为公平“把关”

开封市提升信息化水平创新监管,依托大数据支撑赋能,打造公共资源在线提供交易文件、电子开评标,优化合同签订、信用评价、保证金收退、电子保函提交等线上流程。各行业行政部门重点履行对本行业相关交易活动的监督职能,实现纪检监察、行业监管、招标人、投标人和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实施全方位、多元化、可溯式监管,确保各类交易活动全过程监管“零死角”。另外,开封市运用“多维度筛选+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出MAC码一致、标书雷同、保证金走向等多种有效方法,加强问题线索筛查。

截至目前,开封市追缴违法所得334.65万元,打击震慑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开封市还依托省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平台,构建“智慧交易”体系,实现了线上“服务+监管”模式,在线查询交易信息、在线查看评标评审全过程、在线追溯交易痕迹、在线实施监督管理。

不见面:交易电子化,开标全程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

为了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实现交易便利化、智能化,开封市研发了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评标系统,实现交易项目从进场登记、公告发布、招标文件下载,到开标、评标、结果公示等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开标会场的预约与取消可以实时在电子交易系统中办理,交易过程实现“一网通办”。投标人无需到达现场,线上即可实现远程身份核验、解密标书、在线交流质疑投诉等。以往开标全程需要3个小时,现在只需15分钟,大量节省政府运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交易效率,摆脱地域限制,方便外地企业投标。

11月,开封市制定出台《开封市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不见面”开评标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今年以来,共完成“不见面”开标项目1682个,实现交易金额165.42亿元,节约金额近5亿元。

强诚信:借力信用信息,保障交易阳光透明

开封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方式,全面覆盖投标全流程,把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运用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中的注册、开标及定标环节中,“黑名单”企业在注册、开标、定标环节,系统会自动根据当前环节查询到的信用信息进行拦截。

另外,开封市通过公管办、行政监督部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人、投标人和评审专家等六方主体对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作出的评价,积极构建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领域招标代理机构信用监管评价(预警)模型。以信用监管评价(预警)结果为依据,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并通过专项抽查检查、日常监督等方式,与市场信用等级相结合,对信用状况好的代理机构减少检查频次,对信用状况不好的代理机构加大检查整改力度,实现招标代理机构业务水平精、服务形象好的转型目标。